這樣解除勞動合同算違法嗎
因員工偷了公司產品,出于幫對方減輕影響的考慮,要求對方“自愿曠工3天”,以解除勞動合同,這樣做合法嗎?
北侖的一家玩具公司因此被員工告上法庭,要求支付賠償金。近日,寧波中院判決此案。
李芬(化名)在這家玩具廠工作了4年,去年4月因為能力出色,還被調往電商發貨組擔任小組長。
上任半年后,李芬被人發現擅自將公司的玩具產品打包郵寄給親戚,玩具公司對這類行為的管理非常嚴格,在下發的員工手冊里明確規定,“盜竊公司或同事財物、挪用公款、故意毀損公物者,應予以解除勞動合同的處分”。在被發現的當天,玩具公司就做出了和李芬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
但公司人事部門考慮到,因偷竊解除勞動合同,可能會對李芬以后的求職造成很大的影響,于是建議李芬選擇自行曠工3天,按照曠工的理由來解除合同。“這其實是為她好。”李芬曾向公司求情,希望不要解除合同,但被公司拒絕了。
玩具公司稱,解除合同的決定作出后,李芬權衡再三,后面3天的確沒有來上班。幾天后,公司給李芬發勞動合同解除通知時,她也簽名同意了。
然而1個多月后,李芬向北侖仲裁委提起勞動爭議仲裁稱,公司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支付她經濟補償金4萬余元。被仲裁委駁回后,今年2月,她又起訴到了北侖法院,表示她曠工是因為公司領導不讓她上班,解除和她的勞動合同事先也沒通知工會,屬于違法解除。
北侖法院認為,玩具公司的《員工手冊》沒有不合法、不合理的情形,也發給了員工,因此可以作為處理勞動爭議的依據。李芬盜竊公司財物,違反員工手冊的內容,公司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為了減小對李芬帶來的不良影響,公司建議她自行曠工,雖然李芬在第二天請求公司不要解除勞動合同,但遭到拒絕后并沒有堅持上班,視為同意了公司的建議,因此公司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并不違法,無須支付賠償金。
北侖法院一審判決后,李芬不服,提起上訴,近日寧波中院判決維持原判。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