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不簽勞動合同有什么法律后果
勞動者應聘,用人單位通過后就要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并且是在建立了用工關系之后的一個月之內,與勞動者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不然單位的行為就是違法的,此時就要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那么會有書面法律后果呢,又怎么舉證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呢,下面勞動法律網小編為您介紹。
一、用人單位不簽勞動合同的法律后果
雖然勞動合同法沒有規定用人單位必須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但從不簽訂勞動合同的法律后果看,如果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則面臨著以下風險:
1、雙倍工資的懲罰
如果用人單位超過1個月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則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兩倍的工資。(山東省勞動合同條例,曾經規定如不簽合同,用人單位除支付工資外,還按照最低工資標準的3倍補償勞動者。)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還面臨一個信用風險,即使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原達成口頭協議,不用簽訂勞動合同,但如果用人單位最終沒有滿足勞動者的一定的需求,勞動者可以隨時向勞動部門舉報,而要求支付兩倍工資,所以企業為了減少經營成本和風險也應簽訂勞動合同。
2、認定無固定期限合同關系成立
如果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超過一年沒有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簽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這里需要注意的一個概念就是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曾經有人將不定期合同與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混淆,認為既然是無固定期限,則可以隨時通知終止合同,這是錯誤的,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在勞動者在達到退休年齡錢可以在用人單位工作的長期合同,因此其也是有期限的,只是不便于統一而已;當然即使簽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也不是捧上鐵飯碗,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只是時間上是不雙方再約定,其他問題也是需要雙方約定的,在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下,用人單位一樣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如果成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關系,則如果勞動者不存在違反法律規定的用人單位解除合同的情形,那么用人單位便不能隨意解除合同,因此用人單位降低了勞動者的可選擇的性,對于用人單位來講便可能出現物可用之人或為發展另聘人才而閑置前任的情形,造成人員與資源的浪費。
二、未簽訂勞動合同如何舉證
1、社會保險記錄
社會保險繳費記錄是證明存在勞動關系的一個強有力的證據。
2、工資發放記錄
如蓋章的工資條、工資卡的銀行記錄
3、胸卡、門禁卡、工作證、工作卡或工作記錄單(表)
4、房貸收入、繳稅證明
可以以買房買車貸款為由讓公司開據收入證明。
5、考勤卡
最好原件,且有公司的公章之類的。
6、工資支付證明、拖欠工資的書面證明等
最好有原件。
7、代表公司簽署的商業合同、文件、以及授權書、出差的相應證據等
以上就是勞動法律網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用人單位不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法律后果,關于不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雖然大多數時候都是因為用人單位的原因而導致沒有簽訂的,但卻也有因為勞動者原因而沒有簽訂合同的,此時哪一方不簽訂勞動合同,那就需要按照法律中的承擔不利的責任。如果您還有相關的法律問題,歡迎咨詢勞動法律網小編。
上一篇:沒有勞動合同怎么證明勞動關系
下一篇:解除勞動合同有什么經濟補償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