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區建立勞動爭議巡回庭制度便民服務進社區
人民網青島11月14日電 11月9日,在青島市市南區八大關街道保障服務中心,市南區勞動人事爭議巡回仲裁庭仲裁員小耿正在認真審理一起勞資糾紛,當事人雙方圍繞勞動合同解除手續是否違法這一爭議焦點展開了激烈爭辯,小耿和同事根據前期調查,圍繞雙方焦點,依法進行耐心、細致的調解,當事人雙方對相關法律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終達成了和解。
為更好更快維護勞動者權益,市南區從維護社會穩定和適應社區實際需求出發,建立街道“巡回仲裁庭”制度,把勞動爭議仲裁庭搬到了勞動者和用人單位身邊,通過派駐經驗豐富、業務熟練的仲裁員深入基層調解審理勞動爭議案件,實現了矛盾糾紛基層化解。小耿處理的這起糾紛是年內巡回仲裁庭第二十次走進基層。
巡回庭進社區,適應了維權需求。近年來,隨著《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出臺,職工法律意識逐漸增強,勞動人事爭議案件呈逐年上升態勢,其中,解除勞動合同、工資矛盾尤為突出,處理難度也不斷加大。據統計,目前市南區每年受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1200余起。其中大部分案件涉案金額小、矛盾爭議不大,在基層解決更利于雙方當事人。因此,建立巡回仲裁庭是必然要求,巡回制度的落實使勞動爭議案件在基層得到了及時處理,成本最小,效果最好。
案件在基層辦,搞活了街道資源。市南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院長李燕濱介紹說:“巡回仲裁庭制度的建立,是區人社局創新社會管理模式的重要內容。讓街道的案件就地開庭,充分利用了街道勞動保障服務中心資源,在提升街道勞動保障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服務水平的同時,也實現了勞動人事法規的普及。”巡回過程中,區仲裁院的業務骨干同街道專、兼職調解員一起,通過開庭準備、開庭審理、庭審調查、庭審辯論、庭內調解等程序,實施調解或仲裁相結合的辦法,有效加強了對基層的業務指導。對可以公開審理的案件,通過邀請企業人事干部、職工、社區居民參與庭審旁聽,結合審理案件現場宣法、釋法,有效提高了基層公眾對相應法律法規的熟知程度。
維權的高效率,促進了社會和諧。巡回仲裁庭的建立受到了街道勞動保障服務中心、企業和職工各方的認同。市南區是第三產業密集區,每年的勞動人事爭議案件都超千起,給基層的調解人員工作帶來了壓力,也給社會穩定帶來了隱患。如今,巡回仲裁庭的成立,直接把矛盾解決在了基層,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提供保障。對于巡回仲裁庭,八大關街道勞動保障服務中心主任李君也是深有感觸。她說,巡回仲裁庭的建立,是區人社局機關服務基層、指導基層、幫助基層的一個鮮活事例,是基層最歡迎的方式方法,也是便民利民的重要手段。
目前,市南區勞動人事爭議巡回仲裁庭以基本成型,全區共調解結案14起。李燕濱表示,他們將會在試點經驗基礎上,在全區推廣。(盧佳)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