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否可以隨意對職員降職
劉某在北京某網絡公司任市場總監,在今年的一次員工招聘中,與一位副總發生爭執,這位副總立時覺得很沒面子,遂與公司決策層商議將劉某的職位降為總監助理,市場總監另聘他人,并制定了一個勞動合同附件,附件中稱:“經公司管理者多方面考核和部門經理會反復討論,一致認為其本人能力達不到此崗位的要求。基于以上原因,公司決定對其勞動合同相關內容做如下變更:1、由原市場總監變更為總監助理;2、薪資由原2級降為4級;3、工作按一般職員的崗位要求進行考核。”公司要求劉某在上面簽字。劉某拒絕,并一紙仲裁申請書,把公司告上仲裁庭。
分析
按照《勞動法》的規定,員工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由此不難看出,公司根據企業自身的客觀情況,調整員工的工作崗位應該是很正常的事情。公司行為將要面對的不利的仲裁前景作一下分析:
1、在公司有權對員工予以降職處理的前提下,應給予被降職員工以合法,充分的理由
2、在公司有權對員工予以降職處理的前提下,不應違反法律,法規及勞動合同、公司規章制度的規定。
根據劉某與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書》第二條的規定:乙方同意根據甲方工作需要,擔任市場總監崗位工作。也就是說,該勞動合同已經明確了劉某的工作崗位,公司在行使管理權,調整其工作崗位的同時,實際上已經是變更了勞動合同的內容。根據“約定優先”的原則,公司的管理自然也不能與合同規定相抵觸。
值得一提的是,在該案的仲裁過程中,公司提供了一份勞動合同附件。首先,根據《勞動法》第十七條規定,變更勞動合同條款,需合同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才能實現。其次,該附件作為勞動合同的組成部分,其效力不應溯及以前。
總之,企業享有用人的自主權,毋庸置疑,但一定要在合法、合約的前提下進行,這樣才不至于遭致訴訟之不測。所以,當你一旦遭致降職、降級或者其他處分,你就可以理直氣壯地向老板要一個理由。
上一篇:合同逾期可否要求賠償
下一篇:合同簽訂后單位可以調整違約金嗎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