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注冊地和爭議地不一時,管轄權應落入誰家?
隨著公司業務的發展,可能有的公司不知在注冊所在地有辦公地點,在其他城市也有;又或者有些公司雖然在A地注冊,但是出于成本或者市場的考慮,并沒有將辦公地點設在注冊處,類似這樣的情況應該如何確定勞動仲裁的管轄權呢?
1.如果公司注冊在外地,萬一有糾紛的話要如何確定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十七條規定:“ 縣、市、市轄區仲裁委員會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即勞動者一般在用人單位所在地申請勞動仲裁管轄。我國法律還規定了特殊地域管轄,即以勞動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所在地為標準劃分管轄。《勞動部關于勞動爭議案件管轄范圍的復函》中規定“根據方便職工的原則,對該類爭議的管轄問題,可以比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按因履行合同發生的糾紛由合同簽訂地或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的原則,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也可以由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有關仲裁條款中約定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2.劉女士公司違約,她想起訴公司,但是她所在的公司總部設在上海,北京這邊只是下設了這家公司的辦事處,而辦事處沒有獨立的法人資格。這樣一來,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的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的企業與職工不在同一個仲裁委員會管轄地區的,由職工當事人工資關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員會處理。劉女士就應該到上海公司所在地申請仲裁,這對于劉女士來說就太困難了,不但要搭上許多時間和精力,訴訟成本也太高了,官司打下來,肯定是得不償失。想到這些,劉女士有點泄氣了。
但是,勞動部針對原北京市勞動局有關勞動爭議案件管轄范圍問題的請示,發了一份復函:《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的企業與職工不同在同一個仲裁委員會管轄地區的,由職工當事人工資關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員會處理”,主要是為了方便職工向仲裁委員會申訴。你局請求中所述職工系北京市居民,其工資關系在上海市,爭議雙方當事人是在北京簽訂并履行勞動合同,根據方便職工的原則,對該類爭議的管轄問題,可以比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按因履行合同發生的糾紛由合同簽訂地或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的原則,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也可以由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有關仲裁條款中約定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由此可見劉女士遇到的問題,屬于該復函所述的情況,可以按照該復函的精神辦理,向在北京的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
上一篇:工傷維權要重視訴訟時效
下一篇:勞動關系存續可解除仲裁時效的禁錮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