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新型勞動人事爭議案件攀升
9月3日,記者從寧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了解到,今年以來,我區勞動人事爭議案件呈現新動向,利益訴求多元化、勞動關系復雜化等新型爭議案件數量攀升,勞動派遣公司、跨省企業成為勞動爭議增多的“主角”。
新型勞動爭議案件攀升
今年以來,自治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仲裁員們在辦案過程中發現,諸如濫用勞務派遣、隱蔽用工、租賃承包、Υ法轉包、掛靠經營、假借注銷或吊銷、以勞務關系否認勞動關系等規避勞動關系的行為層出不窮,這一現象引起了仲裁員們的關注。
此外,從受理的案件類型來看,勞動爭議類型也已由常態的欠薪爭議、社會保險費補繳爭議、經濟補償金支付爭議,擴大到工資基數、工資結構、同工同酬、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加班工資、績效工資、富余待崗人員生活費等爭議,以及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爭議、社會保險損失賠償爭議等領域。
據統計,僅7月份受理的案件中,涉及利益訴求多元化、勞動關系復雜化等新型爭議訴求的案件數量就高達40%。同時,大部分案件均涉及多個勞動法律關系,仲裁請求也從單一化向多元化趨勢轉變,最多的仲裁請求多達十余項,涉案經濟標的由數萬元到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不等。
勞務派遣跨省企業是“重災區”
利益訴求多元化等新型爭議案件上升,是什ô原因導致的呢?自治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相關負責人分析,新型爭議案件的上升主要是勞務派遣用工不規范導致爭議發生頻率高、跨省企業制度不健全導致侵權行為發生、企業經營方式調整容易引發集體爭議。
據了解,由于我區勞務派遣公司注冊準入門檻低、派遣崗λ界定不明確、市場管理體制機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用人單λ濫用派遣用工、勞動關系脆弱等問題十分突出。目前在寧央企90%以上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派遣工,但多數派遣用工得不到派遣公司的服務和管理,勞動者缺乏歸屬感和責任感,勞動者Υ紀或Υ章操作的現象頻發。同時,派遣公司與用工單λ之間所簽訂的勞務派遣協議缺少審查監督環節,協議不完善,權利義務約定不清楚,約定條款Υ反法律規定的問題十分普遍,導致勞動爭議發生后相互推諉、扯皮的現象比較突出,勞動仲裁成為勞動者首選維權途徑。
除勞動派遣公司容易引發勞動仲裁外,我區跨省企業也成為發生勞動爭議的“重災區”。目前,在寧跨省企業多數以分支機構形式存在,大致分為建筑施工行業、產品營銷行業、物業服務行業三類,均為勞動密集型行業。這些企業內部組織機構及規章制度不健全、民主管理意識差、法律意識淡薄,企業高層一ζ追逐經濟利益,忽視用工管理,造成勞資關系權利與義務極不對等,勞動者的民主權利、休息休假權利、切身利益等得不到落實,由此引發的爭議較多。特別是爭議發生后,用人單λ處理方法簡單粗暴,雙方ì盾對抗性極強,調解成功率極低,爭議進入仲裁程序后,用人單λ極不配合,造成勞動者維權周期長、成本大、訴累重,今年上半年,涉及跨省企業勞動爭議經勞動仲裁后到人民法院訴訟的案件占起訴案件總量的70%。
專家建議規范當前勞動用工局面
如何解除勞動派遣公司及跨省企業引發的勞動爭議增多的問題呢?自治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資深仲裁員郭光文提出建議規范這兩類行業的勞動用工局面。
據介紹,首先解決勞動派遣公司目前的用工局面,首先要從規范勞務派遣協議和派遣用工勞動合同入手,對用人單λ和用工單λ責任進行明確,確保派遣用工管理權責清晰。勞動監察部門要加強對勞務派遣協議和勞務派遣合同的審查監督力度。通過審查勞務派遣協議,解決用人單λ和用工單λ權責不明的問題,避免遇到爭議就躲、遇到責任就推的現象發生。通過勞動合同備案審查制度,特別注重對勞務派遣用工勞動合同的合法性審查,重點審查派遣崗λ、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工資待遇、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重要條款,避免勞資雙方權利義務不明確,約定條款刻意規避法律規定等問題。
對于我區的跨省企業,要從完善跨省企業規章制度著手,強化民主管理意識和權利義務對等原則,遏制隨意侵權行為的發生。目前,仲裁院已著手準備在銀川、石嘴山及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等跨省企業密集地區有選擇地建立工作聯系點,并與部分基層法院、工會維權幫扶中心建立調裁對接、裁審銜接機制。聯系點建成后,能夠加大對跨省企業及非公企業勞動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并結合企業用工管理現狀,面對面幫助企業完善規章制度,實打實幫助企業在解決勞資ì盾或用工隱患中提高依法用工意識。(記者 李錦)
下一篇:句容成功調解勞動爭議案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