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民眾認為做公務員輕松,實際三成公務員有抑郁癥
河南商報與新浪河南聯合做的網上調查顯示,69.6%的網友認為公務員是工作安逸、生活輕松的一群人。
公務員是否真的輕松安逸?有點說不清道不明。民謠民諺,很能代表普通民眾的看法。描畫公務員的民謠,早先年是“一杯茶,一支煙,一張參考看半天”,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如今成了“上午圍著輪子轉,中午圍著盤子轉,晚上圍著裙子轉”,比公子哥兒還愜意。然而,據來自官方的消息,全不是這樣。2008年底,北方網曾發布過一個《十大最辛苦行業榜》,公務員赫然列在第一位,把農民、小攤販、下崗工人、礦工等遠遠甩在后面。同一年,重慶發布了首份《公務員健康現狀研究》,說是三成以上的公務員有抑郁癥狀,其中重度抑郁者又占3.46%。民眾的看法和官方的研究結果存在霄壤之別!
哪個環節出了差錯?心理健康學的常識告訴我們,公務員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的出現,大多來源于他們生存環境緊張的人際關系。通常情況,公務員所在的單位,一個辦公室就那么幾個人,晉職非此即彼。作為競爭對手,互相之間,幫襯的少,嫉妒者多,關系相當尷尬。在上下級關系之間,也常常存在老資格者和新進者互不買賬的狀況。復雜的利害關系,當然會造成嚴重的心理疾病。但這種“活得累”,是不必要的內耗,是不能把它當做工作累的依據的。這也就難怪網民對《十大最辛苦行業榜》在沒有列出充足理由的情況下,把公務員列為第一位充滿了譏嘲,說:“我有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獻身精神,讓我來干這個活計吧!”這譏嘲中的憤怒,誰都感受得到吧。
公務員究竟累不累?迫切需要公信力極強的調查數據和權威的說法。假使真和民諺民謠所說的一樣,憑什么享受著優厚的工資、福利待遇?反之,公務員的工資福利待遇和他們的付出成正比,那么,就更需要相關部門的澄清了,否則,誤解逐步加深,最后積重難返,成為無法解決的問題,麻煩就大了。
上一篇:簡易合同專為民工服務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