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勞動局關于審查集體合同有關問題的通知
發布部門: 北京市勞動局
發布文號: 京勞關發[1996]105號
各區、縣勞動局,各局、總公司勞動處,各中央在京單位:
根據《勞動法》和勞動部印發的《集體合同規定》,為加強集體合同的管理,規范集體合同審查工作,結合本市實際情況,現就審查集體合同工作的有關問題提出以下意見,請認真貫徹執行。
一、本市行政區域內,中央在京跨省企業、中央在京和市屬的外商投資企業簽訂的集體合同,由市勞動局負責審查;其它企業簽訂的集體合同,按屬地原則由區、縣勞動局負責審查。
二、集體合同簽訂后,企業一方應當按第一條規定報送勞動行政部門審查。報送的材料包括:
1.集體合同一式三份;
2.集體合同的說明;
3.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討論通過集體合同的決議;
4.集體合同雙方的首席代表和代表及記錄員的姓名、性別、年齡、職務、居民身份證號碼;
5.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6.企業地址、人數。
三、市和區、縣勞動局審查集體合同時,主要審查以下內容:
1.協商雙方代表的資格是否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即:(1)具有用人自主權的企業法人;(2)職工代表應是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的職工;(3)雙方人數對等。
2.集體協商是否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原則和程序進行。原則包括:合法的原則、平等的原則、協商一致的原則、雙方權利義務對等的原則;程序包括:集體協商,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的審議,雙方首席代表的簽字等。
3.集體合同中的各項具體勞動標準是否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最低標準。在國有和集體性質的企業,職工工資增長要符合國家和北京市宏觀調控政策。
四、勞動行政部門審查后的集體合同,需修改的,應填寫《集體合同初審意見書》(式樣附后),簽訂集體合同雙方根據勞動行政部門意見修改后,報送勞動行政部門重新審查。
五、勞動行政部門對審查批準的集體合同,應填寫《集體合同審查登記表》(式樣附后),制作《集體合同審查意見書》(式樣附后),并自收到集體合同之日起十五日內將《集體合同審查意見書》和《集體合同》分別送達集體合同雙方代表各一份,一份由勞動行政部門存檔備案。
六、在履行《集體合同》過程中,經雙方協商一致變更的內容,應按本通知第二、三、四條的規定報送、審查、備案。
七、根據《勞動法》第 三十四條“集體合同簽訂后應當報送勞動行政部門”的規定,本《通知》下達前企業已簽訂的集體合同,可按本《通知》,補報勞動行政部門審查、備案。
八、區、縣勞動局應于每月五日前,將上月的《集體合同報送審查情況統計表》(式樣附后)報送市勞動局勞動關系協調處一份。
附件一:
集體合同初審意見書
------------------------------
|企業| |報| |電| |報送| |通知| |
| | |送| | | | | | | |
|名稱| |人| |話| |日期| |日期| |
|----------------------------|
| 審查意見: |
| |
| |
| |
| 承辦人: |
| 一九九六年 月 日|
------------------------------
注:企業依據此意見書修改集體合同后,應將此意見書退回勞動行
政部門。
附件二:
集體合同審查登記表
--------------------------------------------------
| |企業|企業主|企業勞資部|企業|企業| |合同| |勞動局 |批準| | |
|編號| | | | | |電話| |送達人| |
|經辦人|領導簽字|
| |名稱|管部門|門負責人 |性質|人數| |期限| |收到時間|時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三:
集體合同審查意見書
編號:
-------------------------------------------
企業 |工會 |審查意見:
名稱 |名稱 |
-------------|-------------|
地址 |地址 |
-------------|-------------|
代表人姓名|居民身份證號碼|代表人姓名|居民身份證號碼|
-----|-------|-----|-------|
| | | |
-----|-------|-----|-------|
| | | |
-----|-------|-----|-------|
| | | |
-----|-------|-----|-------|---------------
| | | |通知時間: 年
月 日
-----|-------|-----|-------|---------------
| | | |
-----|-------|-----|-------|
| | | |
---------------------------|
集體合同收到時間: 年 月 日 | ____勞動局____
-------------------------------------------
附件四:
集體合同報送審查情況統計表
填報單位(章): 年 月
----------------------------------------------
| | 報 送 | 審 查
|
| |-------|---------------------------|
| |集體 |涉及職| 通 過 | 未 通 過 | 未 通
過 原 因 |
| | | |-------|-------|-----------|
| |合同數|工人數|集體 |涉及職|集體 |涉及職|主體|
|合同| |
| | | | | | | | |程序| |其它|
| |(個)|(人)|合同數|工人數|合同數|工人數|資格|
|內容| |
|--------|---|---|---|---|---|---|--|--|--|--|
| | 1 | 2 | 3 | 4 | 5 | 6 |7 |8
|9 |10|
|--------|---|---|---|---|---|---|--|--|--|--|
| 合 計 | | | | | | | |
| | |
|--------|---|---|---|---|---|---|--|--|--|--|
| 國有企業 | | | | | | | |
| | |
|--------|---|---|---|---|---|---|--|--|--|--|
|其中:大型企業 | | | | | | | |
| | |
|--------|---|---|---|---|---|---|--|--|--|--|
| 中型企業 | | | | | | | |
| | |
|--------|---|---|---|---|---|---|--|--|--|--|
| 小型企業 | | | | | | | |
| | |
|--------|---|---|---|---|---|---|--|--|--|--|
| 集體企業 | | | | | | | |
| | |
|--------|---|---|---|---|---|---|--|--|--|--|
|其中:城鎮集體 | | | | | | | |
| | |
|--------|---|---|---|---|---|---|--|--|--|--|
| 鄉村集體 | | | | | | | |
| | |
|--------|---|---|---|---|---|---|--|--|--|--|
| 外商投資企業 | | | | | | | |
| | |
|--------|---|---|---|---|---|---|--|--|--|--|
|其中:合資/合作| | | | | | | |
| | |
|--------|---|---|---|---|---|---|--|--|--|--|
| 獨資 | | | | | | | |
| | |
|--------|---|---|---|---|---|---|--|--|--|--|
| 私營企業 | | | | | | | |
| | |
|--------|---|---|---|---|---|---|--|--|--|--|
| 聯營企業 | | | | | | | |
| | |
|--------|---|---|---|---|---|---|--|--|--|--|
| 股份制企業 | | | | | | | |
| | |
|--------|---|---|---|---|---|---|--|--|--|--|
| 其它 | | | | | | | |
| | |
----------------------------------------------
單位負責人簽章: 填表人簽章: 報出日期: 年 月 日
更多勞動法內容盡在勞動法律網http://m.43667.cn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