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期內跳槽追高薪反被索賠
大部分“閃辭”行為帶有盲目性,缺乏成熟規劃,這會給職場新人的職業生涯和個人誠信評價帶來很多消極影響。如果“90后”職場新人違反服務期限的約定,在服務期限內提出辭職,需要依法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案情經過
小麗是某食品制造公司去年新招聘的“90后”大學生。公司出資將小麗送到國外廠家培訓了2個月,并就此簽訂了為期2年的服務期限合同。在一次同學聚會時,有人建議小麗利用自己的出國背景再找一份薪酬更高的工作,小麗也覺得自己工資待遇比較低,便向某食品制造公司遞交了辭職信。
而該食品制造公司認為小麗違反了雙方約定的服務期限,于近日提起勞動爭議訴訟,要求小麗承擔違約金5萬元。小麗這才慌了神。
法官釋法
張某某法官認為,根據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并安排勞動者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雙方可以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限及違約金事項。因此,如果“90后”職場新人違反服務期限的約定,在服務期限內提出辭職,需要依法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這對于剛剛入職,經濟能力較弱的“90后”職場新人而言,不啻為一筆高額費用。
就此,張法官提醒“90后”職場新人:在與用人單位約定了服務期限的情況下,辭職時必須非常慎重,要充分考慮到違約后果再作決定。
知識拓展:
什么是“閃辭族”?
不少大學畢業生有的甚至入職不到一個月就有換工作的打算了,這一類人被稱為“閃辭族”。專家指出,大學生閃電辭職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畢業生要學會給自己的誠信保值。
《大學生職業適應狀況調查報告》顯示,職場新人有六成是閃辭族,在短短三年內,變動兩次以上工作的占57%。90后員工常玩閃辭,第一次工作持續時間短、頻繁跳槽的現象屢見不鮮。閃辭的原因,分別為缺乏發展空間、工作內容單調乏味和工資待遇不理想。
“閃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1、對單位無法認同;
2、與自我期待有落差;
4、對工資待遇不滿;
5、不喜歡自己從事的工作;
6、不適應工作環境;
7、把工作當成跳板。
下一篇:跳槽時帶走客戶名單如何處理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